郑燮写竹石时的生平经历 竹石郑燮怎么读

一、郑燮写竹石时的生平经历

包括他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和文学生涯。
郑燮是明朝初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出生于江西,家境不富裕,但他通过勤奋学习和考取功名考试,逐渐跻身于明朝文坛的精英阶层。
他早年学习诗词、书法和绘画,后来又广泛涉猎史书、经典和诗集等文献,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艺术观念。
他尤其擅长用竹和石来表现自然之美,将其融入到诗歌创作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竹石诗派。
他的作品包括《竹石赋》、《答方太史书问》、《田家岁时记》等,被誉为明代文学的代表之一。

二、竹石(清)郑燮大意解释

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释]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3.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4.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解说]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作者简介]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三、竹石郑燮读音

《竹石》清 郑燮
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ú fàng sōng,
咬定青山不放松,
lì gēn yuán zài pò yán zhōng。
立根原在破岩中。
qiān mó wàn jī hái jiān jìn,
千磨万击还坚劲,
rèn ěr dōng xī nán běi fēng。
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郑燮什么时候写的竹石

1、郑燮(号板桥)在山东潍县当知县的乾隆十一、十二年间 (1746-1747),山东大灾,饿死了很多老百姓。当时,他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召集农民修筑城池,责成当地宫家大户拿出粮食来开设粥厂,轮流进行救荒。同时,他全部查封了投机商人屯积的粮食,限令他们平价卖给老百姓。

2、但是,灾荒越来越严重,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象。这时,郑燮决定动用官仓里的粮食来救济灾民。有人提醒他,开官仓救荒必须先向上级呈报请示, 郑燮回答道:“现在是什么时候?等到辗转申报再批示下来,老百姓早就一个不剩了!如果上级怪罪下来、责任由我来负!”

3、这样,救活了成千上万的灾民!

4、然而,由千郑燮做官一向爱护平民百姓,遭到土豪劣绅的极大不满。他们便趁机诬告他借救灾贪污舞弊。他非常气愤,觉得那些小人的手段十分卑鄙无耻,认为自己廉洁奉公的节操是不怕任何造谣诬蔑的。于是,他托物言志 ,为了表白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悄操,挥笔写了《竹石》诗。

相关资讯